【活动回顾】瓯越科学大讲堂|第十五期:西游记里的博物学
作者:温州科技馆来源:发布时间:2025-09-08浏览量:209

       9月6日,温州科技馆“瓯越科学大讲堂”开展第十五期活动,特邀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赵序茅,带来一场趣味与深度并存的科普讲座——《西游记中的博物学》。赵教授带领大家穿越文学与科学的边界,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知识之旅,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!


       活动伊始,赵教授便以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提问迅速点燃全场:“孙悟空的原型究竟是什么?”“二师兄投胎的到底是家猪还是野猪?”“当年驮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斑鳖,如今是否安好?”这些看似“脑洞大开”的问题,实则蕴藏着丰富的博物学线索。赵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,将《西游记》中的经典桥段与动物学、生态学知识巧妙融合,引领大家重新解读这部千古名著。


       赵教授不仅细致剖析了书中各类动物的行为习性、地理分布,更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文学创作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逻辑。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,孩子们争相举手提问。当赵教授讲到孙悟空的原型可能是珍稀的金丝猴时,一个小观众兴奋地分享自己在动物园见过的金丝猴;在探讨猪八戒的物种特征时,现场更是笑声不断。赵教授还借斑鳖等濒危动物的现状,呼吁大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,引发深刻共鸣。


       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学与科学的精彩对话,更是一堂寓教于乐的生态教育课。它成功激发了青少年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,提升了他们的观察与思辨能力,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。未来,温州科技馆将继续推出更多优质科普活动,让科学走进生活、启迪思维。
版权所有 浙江温州科技馆 COPYRIGHTS© 2018(C) WZST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265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