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6日下午,由温州市科协主办、温州科技馆、温州市科普联合会联合东经纸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“纸张探秘”科普研学活动在东经纸文化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,20名的8-12岁的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,感受纸张的文化魅力和科学力量,活动以“品纸张文化,探纸张科学”的主题,融合历史、实验和非遗技艺,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多维度的科普盛宴。
活动当天,同学们在东经纸文化艺术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,学习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故事以及纸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,欣赏以纸张作为原材料制作的艺术品,认识其对社会进度、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。此外,同学们还亲手触摸了桑树皮、构树皮等造纸原料,了解造纸术的工艺流程。
随后,在资深科普达人郑茂军老师带领下,同学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科普实验秀——“小小的纸张,大大的力量”。郑老师首先通过生动地讲解,向同学们介绍了纸张的基本结构和物理特性,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“一张薄薄的纸,究竟能承受多大的重量?接着,郑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“纸张吹箭”实验,让纸张化身为能够刺破泡沫板“利器”;通过“旋转飞轮”实验,让纸张变成可以切开泡沫板的“利器”;通过“书本拔河”实验,让纸张变成了两对人马都拉不开的“强力连接器”,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让同学惊呼连连,激发了他们从科学的角度探究纸张结构和特性的认识兴趣。
在非遗体验环节,同学们亲手体验了与纸相关的传统技艺——剪纸和拓印。在老师们的指导下,同学们首先用纸张和剪纸工具,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。他们小心翼翼地折叠纸张,沿着剪切线剪出各种精美图案。在拓印环节,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将宣纸轻轻覆盖在木板上,用刷子轻轻拍打,使纸张与木板紧密贴合,再均匀地敲上油墨,木板上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在纸上,孩子们惊叹于这一古老拓印技术的神奇效果。
本次研学活动是温州科技馆本年度开展“馆外科普研学”系列的重要一站,通过联动科普基地、科普组织,整合资源打造特色课程。旨在通过活动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趣味互动,同时扎根传统文化,实现“文理交融”的教育目标。接下来温州科技馆将持续联合优质科普资源,优化研学内容与形式,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科学实践平台,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。